近日丰田在其东南亚最大的生产基地泰国采购中国厂商零部件,目的是推动电动车型的竞争力。丰田一位内部人士表示,通过采用来自中国制造商的零部件,"我们计划将成本降低约 30% "。
在价格敏感型的泰国市场,成本直接关乎产品定价与市场份额,日系车企若不设法降低成本,被市场进一步边缘化只是时间问题。另一方面,日系车企在技术创新尤其是新能源技术领域的滞后,也让其在竞争中处于被动。长期依赖传统燃油车技术优势的日系车企,在新能源浪潮下转型缓慢。日系车企的产品却仍存在车机落伍、智能驾驶功能薄弱等硬伤。
从短期看,有助于日系车企降低成本,提升产品价格竞争力,缓解来自中国车企的市场压力。可从长远视角审视,却可能对日系本土零部件企业造成巨大冲击。日系零部件企业长期依赖车企内部供应链体系,自身创新与成本控制能力不足,一旦车企大规模采用中国零部件,这些日系零部件企业很可能面临订单流失、业务萎缩甚至退出市场的风险。
一直以来,日系车以高品质、可靠的零部件供应体系作为品牌卖点之一,如今大规模采用中国零部件,部分消费者或许会对日系车的品质产生质疑,尤其是在日系车原本就因技术创新不足而饱受诟病的当下,这一转变可能加剧消费者对日系品牌的信任危机。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企业,丰田在泰国扩大对中国零部件的采用,有可能引发其他日本企业在东南亚市场纷纷效仿,进而改变整个日系车企在东南亚的战略布局与供应链结构。
日系车企将采购重心从日本企业转向其他地区零部件企业的趋势若进一步扩大,如何平衡本土零部件企业利益将成为解决的难题。若无法妥善应对,曾经在东南亚市场风光无限的日系车企,沦为市场的追随者。
配资交易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