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生于东汉中期,死于三国时代,享年77岁。作为曹魏的重要谋士之一,他在三国时期的地位和能力堪称一流,陈寿在《三国志》中专门为他立传,并与荀彧、荀攸并列,足见他在当时的影响力和智谋。历史上,贾诩被誉为“毒士”,他不仅聪明过人,且所用的计策往往损人利己,导致了不少严重后果。然而,贾诩非常擅长为自己保全性命,他的处事方式总是圆滑得当,能够随时把握局势,适应变化,最终在乱世中跻身高位、保全家族。易中天甚至认为他是三国时期最为聪明的人物。简而言之,贾诩是一个复杂且精于心计的人,深谙如何应对不同的局势和各类人物,他既能准确揣摩对方心理,又在战略战术上表现得游刃有余。
贾诩是武威人,也就是现代甘肃人,和马腾、董卓等人一样出自西凉地区。在他年轻时,名气并不显赫,直到名士阎忠看中了他的才华。阎忠曾评价贾诩,认为他是当世的奇才,甚至把他与张良、陈平相比。张良和陈平可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谋士,前者辅佐刘邦打下大汉江山,后者则是有“腹有良谋”之称的绝世智者。将贾诩与这两位谋士并列,足以证明他的才华与潜力。在这点上,贾诩的能力不容小觑,甚至在一些方面,他的能力似乎更高一筹。诸葛亮自称管仲、乐毅,而贾诩却是别人用张良、陈平来与他对比,足见其地位与影响力。
展开剩余81%值得一提的是,阎忠本身也不是一个普通人物。作为东汉时期的知名人士,他曾劝说当时的名将皇甫嵩自立为帝,而那番话几乎让皇甫嵩心动。后来的历史也证明,阎忠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董卓入驻长安后,贾诩作为讨虏校尉随行来到长安,并在董卓女婿牛辅手下任职。那时的贾诩仍然是个武将,但不久之后,董卓被吕布所杀,牛辅也随之死去,群龙无首,凉州的士兵们纷纷陷入恐慌。那些曾随董卓征战的武将们,包括李傕、郭汜、张济等人,也决定解散军队、各自逃回家乡,打算避开朝廷的追杀。然而,面对这股人心惶惶的局面,贾诩却冷静地提出了一个“毒计”,这个计谋的后果极其惨烈,被裴松之评价为“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
贾诩建议那些凉州的将士们,不如带着兵马西行,沿途招募残兵,攻占长安,为董卓复仇。他认为,若成功,可以挟天子以征讨天下,若失败,也可以再行撤退。这番话把那些心急如焚的凉州兵马重新凝聚成一股力量,最终成功攻破了长安,吕布仓皇逃离,而那些曾参与董卓之死的功臣王允等人则全部遭遇了惨死。这场风波彻底颠覆了整个局势,也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裴松之在注解中提到,董卓死后,元恶消除,天地重开,原本是新时代的开端,却因为贾诩的这番话,带来了更大的动荡,国家再次陷入劫难。
从贾诩的角度来看,他可能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毕竟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保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倘若他不整合凉州的兵力,自己也可能早早就被朝廷的人除掉。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贾诩的行为完全符合精英利己主义的逻辑,他所做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自己能够活得更久,避免身陷险境。
当凉州的兵马占领长安后,李傕、郭汜等人对贾诩既亲近又忌惮,开始提议让他担任大官。然而,贾诩却以“自己不过是为了保命才提出计策,并没有什么功劳”为由拒绝了。最终,他选择了一个较为低调的职位——选拔人才的官员,这显示出他非常清楚自己处于风头浪尖,不愿成为众矢之的。
贾诩不仅善于权谋,也非常懂得如何避免自己成为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为了保全自己,他在后期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比如严禁李傕与郭汜之间发生内斗、保护汉献帝免受威胁等,逐渐积累了不少政治资本。随着汉献帝逃离长安,贾诩也选择了离开。他此时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盲目跟随,而是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谋划。
在逃亡的过程中,贾诩遇到了一位忠臣段煨。两人是老乡,段煨非常尊重贾诩,并且为他提供了极好的生活条件。但段煨也对贾诩心生戒心,担心他会借势篡位,甚至在背后防备。贾诩很快察觉到了这一点,这种被怀疑的感觉让他非常不安。他知道,如果继续呆在段煨的麾下,迟早会有事,于是决定离开,投奔张绣。
张绣与贾诩早在李傕军中就有着深厚的交情。张绣虽然勇猛,但缺乏谋士的辅佐,贾诩的到来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帮助。贾诩一上任,就建议张绣和刘表结盟,共同抵抗曹操的威胁。他的眼光非常独到,在战力、主公实力等方面远逊曹操的情况下,贾诩果断提出与刘表结盟,增强抵抗力量,并防止刘表背后捅刀。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贾诩帮助张绣避开了曹操的伏兵,最终逆转战局。张绣深感佩服,完全认同贾诩的谋略。在之后的官渡之战中,贾诩展现了非凡的战略眼光,不仅帮助张绣作出了正确的决定,还为曹操的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持。官渡之战的胜利,使得贾诩在曹操阵营中的地位不断上升,逐渐成为核心智囊之一。
贾诩不仅精通军事策略,也深知如何分析和把握时局。在曹操逐渐平定北方后,他却提出了休养生息的建议,希望曹操暂停攻打孙刘,积蓄力量。而曹操并未采纳,继续发动攻击,最终在赤壁之战中惨败。尽管如此,贾诩的见解仍然体现了他深思熟虑、审时度势的智慧。
随着年岁的增长,贾诩开始关注曹操的继承问题。当曹操问他关于立储的意见时,贾诩以笑而不答的方式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最终,他的隐晦回答促使曹丕成为了继承人。这一举动也证明了贾诩在政治上的非凡智慧。
贾诩的一生,充满了复杂的政治斗争与精妙的权谋。他的智慧不仅仅表现在军事上,更在于如何与不同的人物打交道,如何在变动的时代中巧妙生存。作为三国时期的智者,贾诩无疑是一个时代的弄潮儿,他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更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投机者。他的聪明才智,使得他在三国乱世中立下赫赫战功,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智慧与教训。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交易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