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数据:只用了三四个月,章邯就把起义军的主力杀得七零八落,连陈胜吴广、项梁这些大人物都成了他的“手下败将”。可谁能想到,短短一年之后,章邯居然被逼得自刎身亡。这样的过山车式人生,你见过吗?为什么原本无敌的章邯,结局却如此惨淡?是他突然不会打仗了,还是有别的隐情?这些谜团,等你来一起揭开。
历史上的章邯,几乎就是秦朝末年最后的救火队长。有人觉得他是顶级武将,有人却说他只是运气好捡了几场胜仗。支持者说:“章邯掌管后勤都能击败吴广陈胜,这得多牛?”反对者怼:“他不过是时势造英雄,换谁上都能干成!”两方争得不可开交。不过,有个细节没人留意——章邯的胜利,并非凭一腔热血,而是干净利索,用行动碾压了对手。只是,风头正劲时,他为何挡不住项羽刘邦的冲击?别急,这其中的猫腻,很快就会揭开一角。
给大家描个场景:彼时的章邯,就是战场上的超级“扫地僧”——人家平时在宫里管管吃喝拉撒、收收贡品,跟带兵打仗八杆子打不着。结果起义军突然杀到家门口,皇帝抓瞎,没人能打。章邯拍拍胸脯:“咱把骊山修长城的犯人都绑上铠甲,用起来!”要知道,这操作相当于让一群修路大爷去打仗,放到今天就是让物业管理员去踢世界杯。可硬是这支“草台班子”,在章邯的带领下,像变了个人似的,把攻城的周文大军杀得丢盔弃甲,主帅周文跳黄河自尽。你说神不神?
这局赢了还不算,章邯又像打怪升级一样,接连击溃了吴广、李归、邓说这些造反派大佬,还顺手把陈胜给逼死了,打得起义军阵脚大乱。别看古代通讯靠快马,一弄不好信息没到,一个王国就没了。不信你看,齐、魏被章邯打得连国王都自杀。普通百姓咋看?那时候大伙儿都觉得:“秦朝也许还有救,谁让章邯这么能打!”各家军阀更是闻风丧胆,“章邯来了,快跑!”这种操作,放哪都是爽文男主。
可舞台的灯光不会永远为一个人亮——外表的风平浪静,也是暴风雨的开始。章邯连吃几场胜仗,与项梁鏖战,终于在定陶一战,逮住机会一剑封喉,把项梁送下了历史舞台。楚国军队瞬间群龙无首,可也因此让章邯的自信开始膨胀,他以为可以照搬之前“围点打援”的套路,继续在巨鹿拿下赵国。
但此时的情势已经变了。秦朝内部暗流涌动。获胜的章邯满脑子在外线扩大战果,没注意到家里已经“起火”——政权核心里的赵高正在背后算计自己。朝廷对功高震主的章邯开始疑神疑鬼,派了个使者不停骂他“你怎么退缩回来了,不打了?”章邯也急,叫手下司马欣去说明情况。可司马欣连胡亥的面都见不到,一路被赵高派人卡住。章邯陷入“里外不是人”:打得赢,人家怕你造反;打输了,说你是废物。此时,普通士兵和百姓都能感觉出来,秦朝这艘大船,有点要沉的意思了。网上要有评论区,估计满屏都是“章邯打不打都死”、“秦二世和赵高太坑队友”。
剧情迎来了大反转。大家都以为章邯这次还能化险为夷。可惜命运这只看不见的手,让章邯直接掉进了天坑。巨鹿之战中,本来计划让两员副将王离和涉间死死地围住巨鹿,自己坐镇后方伺机而动。没想到,王离本就被刘邦打得元气大伤,士气全无,这回遇上项羽的5万猛男,直接被冲了营,完整重温了“破釜沉舟”的狠劲。
更邪门的是,章邯当时受伤住院,指挥断了,信件被弟弟扣住,错失救援时机。这里埋了个伏笔——章邯和王离是新旧集团的死对头,互看不顺眼,这一出“见死不救”,是公报私仇还是无奈之举?结果大家都看得发蒙:原来的秦军铁三角,一下子折了两个——王离死,涉间投降。章邯也就剩自己孤军作战。
项羽顺势“收割”,诸侯激动得晚上点篝火跳舞。可偏偏章邯还想找补,等着项羽放松了再扳回来。结果呢?秦宫里赵高搅和,胡亥疑神疑鬼,朝廷不给粮草不说,连一句暖心话都没有。章邯一看,这日子没法过下去了!只好跟着司马欣分析:“打赢了也要死,打输了更要死,不如投降!”一夜之间,20万秦军精锐被项羽用诈术“坑杀”,章邯的辉煌至此终结。你以为他至此自由身?错了,只落得个“雍王”虚名,兵交出去,成了软禁囚徒。
局势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危机四伏。项羽进关后,把三秦分封给章邯他们,让他们充当挡箭牌。然而这兄弟几个自己都站不稳脚跟,还能挡住刘邦?现实给了他们当头一棒。刘邦这边请神将韩信出马,玩起“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愣是从侧翼绕过了章邯的防线。章邯以为稳坐渭水大堤,可没想到老百姓早就把密道告诉了刘邦,自己成了瞎子。
这是一场彻底的民心大溃败。老百姓为什么不告诉章邯?因为他投靠了项羽,项羽又烧了秦朝祖庙、杀了楚王子婴。相反刘邦秋毫无犯,“约法三章”的口号深入人心,打出来的是“为百姓做主”。所以,手下士兵士气跌成负,百姓不给情报,章邯的新兵几乎成了摆设。
韩信兵贵神速,几下就把章邯打得连连败退。最后,章邯被汉军围困于废丘——粮草再好,人心一散也没辙。坚守十个月后,洪水水淹废丘,章邯只好自刎谢幕。这个倔强的老将,从王者一路走到谷底。连老天都不站他这边。
说真的,换位思考,按照许多秦粉的说法,章邯投降也有理。他孤军陷绝境,顶着皇帝和赵高两座大山,手下人心涣散,大势已去。照理说吧,应该死磕到底,为国捐躯,这叫“忠烈”;可一想,他也不过是个被架到火上烤的倒霉蛋,朝堂逼他反,敌人逼他投,百姓骂他是叛徒。笑死人,有人还觉得这一切都是他个人无能、临场指挥失误。要真这么简单,秦朝也不会灭亡得如此狼狈。
回头看看,就是你让我打我就乖乖打,打完了你又怕我功高盖主,背后捅刀一套一套的。结果国家没了,背锅的倒成了章邯。要真有“章邯不死,秦朝无恙”这事儿,这锅是不是太沉了?合着王朝兴衰就一个人能扛得动,笑掉大牙。那些赞美章邯投降其实很务实的观点,不就是在黑秦朝这套体制自毁长城?要夸也得掂量掂量吧。
讲了这么久,大家觉得究竟是章邯个人能力的崩盘,让他跌下神坛?还是整个秦朝体制、人心早已离心离德,无论换谁结局也难改?要不直接说,假设你是章邯,面对皇帝疑心、同僚使绊、老百姓不给面子,你还能扛多久?有人觉得再强的将军也架不住“猪队友”,也有人坚持“主将有错不可宽恕”。你站哪一边,不如留言说说?
配资交易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